藏傳擦擦
“擦擦”一詞據(jù)說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,是藏語對梵語的音譯,意思是“復(fù)制”,最早起源自印度,約七世紀傳入西藏。擦擦是一種用范模脫制成小泥佛、小佛塔形象的脫模泥塑,一般用泥土脫制,有的燒制成陶,也有用藥物、骨灰、鉛鐵等脫模而成。擦擦的大小不等,常見的高度約3—10厘米左右,最小的高僅1厘米,最大的高有40厘米之多。擦擦的形狀有圓有方,有半圓,有上圓下方,也有相似于佛冠狀的。擦擦的內(nèi)容除各種各樣的佛塔、經(jīng)咒之外,還有佛祖釋迦牟尼、觀音菩薩、度母、本尊護法、高僧大德等。凡藏傳佛教的各種神嗣與尊者幾乎都有相應(yīng)的擦擦,所以說擦擦在西藏可稱是微縮的神佛世界,是一種藏傳佛教的圣物。
常見藥擦種類
1、泥擦:泥質(zhì)有白色,紅色,青灰色黑色等,相對其他材質(zhì)比重較重。
2、骨擦:相對同體積泥擦質(zhì)地較輕,常見為灰黃色。一般分為大師骨擦與普通人骨擦。
3、布擦:因為制作成分含有大量鹽分和藥物,擦擦制作好放置一段時間之后會有鹽分結(jié)晶于表面之上舌舔有咸味。一般與之配套的還有大師衣袍僧帽。結(jié)晶后表面較為粗糙。藥擦,藏藥制成,或者藥泥制成,遇疾病可食用。純藥常見為青黑色較多,藥泥制有白色,磚紅色。聞有藥味。
4、七寶擦擦:七寶中除了金銀其他材質(zhì)磨成粉后摻入泥土均不明顯,所以主要特征為通體布滿金粉和銀粉,閃閃發(fā)光,擦擦通體金銀清晰可見。造型精美。
5、名擦:背后均有大師個人印鑒痕蛻、指紋或標記?;蛘卟匚摹安痢弊帧D>咛刂?,造型精美。造像粉本質(zhì)地優(yōu)良。
6、藥擦:藏藥制作,顏色棕紅,傳世多年依然有淡淡的藏藥的香味。
藏傳藥擦
藏傳藥擦是一種用多種名貴藏藥制作的擦擦,過去只有西藏亞東東嘎寺內(nèi)存有——亞東格西活佛制作這種擦擦,形狀與一般擦擦沒什么區(qū)別,只是顏色稍顯紫紅,因為該寺屬格魯教派,所以形象多為宗喀巴像。擦擦的下方或背面有藏文字樣或其它印跡。因為這種擦擦完全選用多種珍稀藏藥合成制作,其中有珍珠、瑪瑙、藏紅花等,所以此類擦擦也很稀有,而且它的數(shù)量還是有限的。它既是一種藏傳佛教信仰的圣物,還具有防病健體的實用性,因而贏得人們的珍愛。據(jù)說這種“藥擦”能調(diào)理多種病癥,實際上它主要在對排毒消炎方面非常有效。信教人平時將其供奉在胸前的嘎烏中(西藏特有的一種放置護身符的金屬小盒),既可防身避邪,也可在身體不適時取之服用。
藥擦是極其罕見的,因配制方法一直是活佛師徒之間秘密傳授,所以配方和制作工藝幾近失傳。據(jù)說在西藏只有亞東東嘎寺歷代轉(zhuǎn)世的格西活佛曾經(jīng)制作過。傳世品中尚有數(shù)量極微的“藥擦”。成份類似于極品密宗藏藥“然納桑培”,都以金、銀、珍珠、琥珀、血竭、珊瑚、松石、青金石等珍貴礦物藏藥,結(jié)合活佛秘制的甘露丸,依藏醫(yī)藥工藝流程、宗教儀軌,精煉壓制成型并可服用醫(yī)病的擦擦,因其原料為藏藥(或有藏藥成份)而取名“藥擦”。傳世藥擦制成的年代大多在明、清兩代和民國時期。此種藥擦帶于身上,不僅平時可以護身,暗示自己抵擋邪氣,若真遇疾患不測,便可作藥物及時服用。很多藥擦明顯被掰掉了一角,且斷裂處早非新痕,說明是治病救人時使用過。需要說明的是,傳世藥擦必須細分為兩種,其一是純名貴藏藥制成的藥擦;其二是用粘土調(diào)配藥漿制成的,即藏藥與泥摻拌而成,藏地常將此種材質(zhì)的圓雕擦擦稱為泥質(zhì)藥漿佛像。兩種藥擦的比重,觀感都有分別。
藥擦的制作工藝
(上師復(fù)古工藝研究)
藥擦的制作是純手工的,機器是無法替代!除了傳統(tǒng)擦擦制作儀軌外,藥插擦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持藥師佛灌頂真言、藥師佛心咒、六字大明咒、大白傘蓋咒、宗喀巴心咒等等擦模佛像的咒語。
1、先取藏傳甘露丸的原料甘露散干粉,再根據(jù)藥擦的作用加配藏藥粉末,合并放入和藥袋中(切記不可加任何液體,否則最后會變成稀漿狀的藥泥,無法塑型成像)。
2、反復(fù)揉搓,依靠揉捏的壓力~體溫~至心持咒的加持力,干粉慢慢軟化成團。
3、隨著諸力加持,藥團越來越軟顏色也越來越深,最后袋內(nèi)壁出現(xiàn)淡黃色液體(甘露)。
4、停止揉捏,持藥師心咒等密咒三遍,等甘露液再次被藥團吸收完全后,輕揉藥團至袋壁藥面全部干凈清爽,藥擦團成!
5、取活佛上師傳承的擦模,如圖明代銅制宗喀巴像,壓制出模,持宗喀巴心咒七遍,藥擦成!
6、將藥擦裝入藥貼,即成藥擦貼膜。
7、藏傳藥擦貼膜功效很高,外貼神闕穴,對發(fā)熱、泄瀉、中風、驚嚇、血壓、血糖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加持作用。